2009年9月25日 星期五

中時電子報|言論新聞|我見我思-歷史的創傷

中時電子報|言論新聞|我見我思-歷史的創傷: "

在我們這個命運交織的島嶼,五、六十年前的往事,經常就凝結成一張發黃的黑白照片,怯怯的不敢喧賓奪主,但是有一個畫面,卻頑強的不肯退位,代代相傳,遠遠超出它的歷史脈絡,那就是七十軍從大陸寧波扺達、接收台灣的場景。

     坦白說,要不是龍應台的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,多數轉述或聽到這個故事的人,不知道這些士兵來自七十軍,這個故事從親眼見到的仕紳,再傳給他們的鄉親、後代,沒有背景、沒有緣由,士兵沒名沒姓,但傳說中背著雨傘、挑著鍋子、穿著草鞋的「叫花子軍」影像如此鮮明,有時甚至比二二八慘劇還要強烈。

     龍應台拒絕歷史如此被簡化,「七十軍那樣襤褸不堪,後面難道沒有一個解釋?」龍應台終於找到一位七十軍的老兵林精武,「七十軍在到達基隆港之前的八年,是從血河裡出來的,」打過淞滬會戰、武漢會戰、南昌會戰|「我們從寧波出發前,才在戰火中急行軍了好幾百公里,穿著磨破了的草鞋。」

     但是,那些在岸上等待的台灣民眾,即使知道這個背景,能同情並理解嗎?其實並不是每一個相遇都是如此令人失望的,吳濁流在其自傳性作品,《台灣連翹》中提到,「苦等多時的祖國接收人員二十幾名,總算在九月中旬搭乘飛機來到。對這些接收人員,台灣人打從心底以對待英雄的方式歡迎。他們都是空軍軍官,穿著漂亮的軍服,看來雄糾糾氣昂昂之極」。吳濁流的歡迎背後,有著巨大的期待,「長久被迫虐的台灣人,沒有一個不希望使台灣比日本時代更好」。

     但是,接下來的衝突、失落終於重塑了那個歷史的創傷時刻,當初迎接國軍的尷尬畫面拒絕離去,即使數十年後,台灣真的比日本時代好、我們曾經共同經歷了很棒的時刻,那個最初的挫折、失落竟然還是揮之不去。

     而另一個流離、遷徙的創傷則是無法言說的,龍應台寫到「那戰敗的一方,從此埋藏記憶,沉默不語」,也許,當年的國軍不只是軍事的失敗而已,更是「不知為何而戰」的失敗,中共的勝利不只是「勝者寫歷史」,國軍之所以敗,某種程度而言,是因為失去了人民的支持、也失去了戰爭的詮釋權。

     因此,這部「失敗者的歷史」,必然要留待後人來寫,當龍應台說她「以失敗者的子女」為榮、回到當初創傷的時刻,她是帶著六十年的歷史實踐回去的,在我們這個命運交織的島嶼上,失敗者透過實踐,接納也顛覆了當年的失敗,也呈現出一個具有獨特價值的台灣。

"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